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重返山林

盛夏午後的一場大雨,為雲林淺山添了幾許彩妝。
這也就是說,原本有點灰濛的水菊,雨後更顯嬌嫩,破空的艷陽,帶來整群的斑蝶,在紫影飛梭的山裡,一群研究人員,正在忙碌。
繫放員從事一項工作,整整三年來針對當地鳥類族群進行動態研究,我們可知,白頭翁在三月進入繁殖季,五月開始有幼鳥出現,八月開始換羽,十月準備冬羽過冬,這樣的形式,各地些許不同。
繫放對於每一個人心境不一,年過中年的我,喜歡山、喜歡自然,不願意脫離自然,也喜歡和老朋友聚聚,心境上的交流,層次上會有不同的火花,談要有心靈層次,而不只是寒暄。行政久了,也脫離山林,再慢慢重回自然,是一種近鄉情怯,這需要一種調適,也需要時間轉化。

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一場無止盡的學習計畫

初次到華南,看見孩子青澀的臉龐中,充滿純真與活力,卻帶有一些靦腆的退縮。
這是我第一眼看華南孩子們的印象,在我經驗中,我走訪台灣各地,參訪無數的學校,記憶中在山林長大的孩子應該是活潑,有活力,充滿朝氣的一群。而華南國小的孩子們確實也擁有這樣的特質,只不過不敢面對群眾、表達上也略顯困難,這不是孩子不夠聰明,而是少了對社會的接觸與文化的刺激。
於是乎,我們討論,如果要讓我們的孩子未來可以適應社會的變化,那他們要擁有哪些能力?如果要讓孩子未來對自己家鄉擁有一股孺慕之情,即使長大後離鄉,仍然不忘記當初培育他長大成人的一段歲月,那我們要給孩子甚麼課程?這些細緻卻又浩大的教育工程,我們必須審慎的重新規劃。因此,我走訪了社區各個部落,了解每個孩子、家長和社區人士對於未來學校要扮演的角色,老師們也開始對話,慢慢的形塑出未來華南國小要走的目標。我們認為學校必須轉型,課程要有特色,如同一塊磁鐵一樣,可以吸引學生前來就讀。華南國小在提出轉型的概念中,主要以如何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為主軸,在課程上充分展現在地化與生活化;也藉由本位課程設計的訓練,提升教師的專業;在空間活化上,結合學校的需求與特色,營造出學生與社區學習的空間;在與社區結合上,利用特色課程結合在地遊學,創造出學校與社區共生共榮的景象。這樣的發展主軸,就必須跨越學校圍牆,與社區和外界緊密結合;也要跨越教師心中的界線,從反省到建立教育的核心價值:服務、專業和關懷。這樣才能讓學生學習無界限的,讓學生發展朝向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