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教育方程式


全人教育=人格特質的培養(生命喜悅、學習渴望、生活信心、創新勇氣、即性美學、共好智慧)X合適的教育方式(有效的教與學)

25年的時間,不斷追求教育的本質,這是一件艱難的事,卻也是令人興奮的事。
自從我開始教書,也就是我當初踏入杏壇時,曾經立下的志願:我要到新學校教書,更要到大學校待過,最重要的是,我一定要到偏遠地區的小學校執掌教鞭。
去新學校可以讓我學習文化的形成,到大學校可以清楚制度的重要性,而要實踐教育的理想性,一定要到小學校,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小學校,而且在小學校裡, 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獨特味道。
25年後,我回到初任的學校,大聲的說出:「我要修正最初的想法,我想在理念學校退休。」
人沒有理想,就像沒有靈魂的軀殼;學校沒有理念圖像,就像一條失去方向的船,茫茫大海永遠看到不海的盡頭。去年我在台中TFT初任教師的一個場合中,大聲喊出:「我要當海賊王」。就是勉勵所有立志要往這條路上的夥伴,看清楚方向,儘管路上有多少險阻,都要奮力往前;沒有這雄心壯志,就趁早打包走人。
記得有一年,一位媽媽帶著一位小一新生來找我,問我:「我把孩子的手交給你,請問六年後他會是怎樣的一個人?」善哉此問,單刀直入問孩子的圖像!我想,台灣到底有多少人能有把握說出這答案。
台灣,目前就流行性感冒一樣,流行「翻轉」。那要翻甚麼?轉甚麼?
如果在翻轉的思維中打轉,那顯然目前的教育有些問題,也就是有問題才需要改變,才需要翻轉。因此依問題描述在探討問題成因,從我們設定的理想願景來找尋解決途徑,最後達成我們的目標
根據教育部2012年的基礎研究,歸結出台灣目前學校教育有以下幾個重要問題:(1)學習主體及學習權的理解仍待深化;(2)學習易與生活脫節,難以連結於真實世界;(3)基本能力導向的課程轉化仍須深化;(4)學生學習動機及高層次思考仍須提升。針對以上問題,顯然呈現教育現場威權、教學效率低以及考試導向欠缺全人教育思考的模式。因此就當前教育改革的趨勢來看(先不就翻轉定義),著重課室內教學技巧的創新,試圖刺激孩子多項思考。然而這樣的改革,若是以素養導向的教與學,以如何促進孩子全人發展,包含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進,顯然無法在中小學身心養成定型階段,全面均衡發展出健全人格。
日本學者大江健三郎曾經說過:「學校最主要的功能是打開孩子的經驗世界,與真正世界接軌;同時培養抽象思考能力。」改革若是只在教室內、考科中進行,顯然無法發展出孩子多元智能。因此素養導向的教與學,課室內外五育同時進行,才能培養一個可以適應多元劇烈變化的社會人才。
因此,當國教院提出六個課程願景,試圖透過與人、社會和環境的互動,讓孩子產生自發性,期待好的教學能帶出孩子有生命喜悅、學習渴望、生活信心、創新勇氣、即興美學和共好智慧。當我努力多年,不斷在教室內精進教學技巧時,發現並無法解決教育現場的某些問題。於是開始嘗試知識與心靈探索課程同時並進時,有了重大的突破,那就是孩子內在自主能力越成熟,相對的在教室內的學科成就也不斷進步。因此,當學習能夠在課程願景基礎中,配合有效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達成教育的目的。
「勝任自己」與「肯定自己」乃是在變遷的社會中所有人類最為需要的終身學習動力來源這樣的教育,似乎可以回答這位媽媽,假如我的課程設計可以呼應國教院的課程願景,

那國小與國中階段,人格的培養:在知識、技能與情意上,顯然可以達到成就孩子的目標。
也因此,行政手段與師資的培養需要認清幾件事:1.重新認清教育的目的,臺灣的學校教育普遍迷思在追求學生考試競爭的虛假價值中,當然媒體也推波助瀾(大肆報導滿級分的人數),這已經背離教育倫理的價值理性立場,失去民主社會教育專業的基本方向,這也是整個社會發展的隱憂。最有效的學習過程即是學習如何學習,這意味著知識是經由行動,才有生命與意義,這種學習理論即是一種轉化性理論,強調行動與實踐所帶來的轉化性改變。經驗是學習的催化劑,知識惟有透過行動才能算活著且具有意義。2.學校的主要任務在激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自信,因此去改變學生對自己的觀感以及他們對自己能力的認知,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開始發展他們的潛能。3.學校要塑造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教育文化環境以包容差異與欣賞創新的學習價值。4.激勵學生主動探究能力、團隊協作與平等對話以體現教學美學。
最後,我想直接跳過一些流程,直接談論到當前實驗教育的幾種可能性。我不太認同掛羊頭賣狗肉的實驗學校,一個沒有圖像與核心價值的學校,他要實驗甚麼?該不會連體罰學生也可以做實驗(開玩笑,我講的是威權心態),但是我們必須嚴肅的面對一些問題,包含偏遠小校、行政過量、校長教師培訓等等。沒有多樣的學校型態,未來怎麼符應社會的多樣性。想想魯夫在頂上之役後,也是沉潛二年,才能挑戰新世界。而最麻煩的事情是,我們的校長老師還沒有準備好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一片落葉


在黑夜獨處時,我才聽到:原來枯葉落地時,是那麼大聲。

我喜歡帶孩子到自然中,尤其是與世隔絕的森林中。
當農曆年節氣氛越來越濃時,我啟動了一個新的計畫,帶孩子到玉山的楠溪永久樣區保育工作站進行研究。
會啟動這計畫,除了我們長期隔絕在自然外,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身處自然,也不知道怎麼觀察,甚至不知道如何跟自然相處。
曾經有一大份時間,我帶著孩子進入山裡,本來想像孩子在山裡會安靜,會自然而然的當起觀察家,然而幾次的實驗,發現有些孩子走進自然,卻緊緊的封鎖自己,走在林道,只顧聊天,到頭來卻抱怨,甚麼也沒看到,驀然才知道,這是典型的大自然缺失症。
也明瞭人不能自絕於自然,自然對孩提時代的印痕,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終身的特質。但台灣卻狠狠地刻劃出一條界線,從此人與自然有了距離,這距離讓人骨子裡永遠瞧不起這生界。
也是如此,我自不量力的想修補這層關係。因此從去年開始,我不僅想把孩子帶到山裡,更想要讓孩子知道如何跟自然做朋友,一輩子的朋友。
於是研究與探索,是我修補的重要針與線。而楠溪就是大地的彩衣。
因為有北東眼山的經驗,部分的孩子知道這課程的有趣性:不僅可以在林道邂逅野生動物,基礎的研究可以讓他們不斷發現新事物,就像一轉彎就可以看到黑熊出現般的興奮。
一早,師生在林笈克老師的協助下,我們辦好手續,進入林道。
這早期為了伐林所興築的林道,現在反而變成保林、防火和研究的路徑。一行人在顛頗的路面上前進,沒有人抱怨,反而個個現出神采,早在入山的前段,山羌的路過,已引起眾人的歡呼,為這課程揭開序幕。
到了工作站,我們再度跟同學上課,除了調查研究方法之外,更重要的大家討論出研究發問、沉穩冷靜、團隊合作三個精神,作為這次活動的重要主軸。
夜裡,總是讓人害怕。但孩子就是有辦法適應黑夜。在一個沒有任何燈光的山屋。
習慣的我們會把鐵桶拿出來,大家圍坐在一起,一方面取暖,一方面分組討論白天的工作。
對於伸手可掬的星星,孩子顯然對聲音來得有興趣。此起彼落的山羌、山羊與水鹿的叫聲,偶爾傳來幾聲褐林鴞的低鳴,攪得孩子內心難耐,但我知道在第一個夜晚,我必須限制孩子往外,因為,沒有蓄積更多探索方法與能量,將會產生負效果,這早在出發前就已討論好的事情。
孩子在寒風中起床,但早有一些人已經在附近拍照。今天會開始有樣區植物調查課程和鳥類研究調查課程。因此,大家必須準備好工具,依約前往樣區做調查。植物調查會選在2000公尺的樣區,學生拉出10mX10m的樣區,從調查中發現問題,並且找一棵樹去形容特徵。這樣的課程基本上是大學的課程之一,但對於中小學生來說,並不會顯得太難,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去談分類學知識,而是找出特徵和問題中找出方法。
這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在調查中建立互助合作的模式,同時必須不斷思考的條件下,必須培養出冷靜與沉穩的特質。這特質也就是人行於自然中重要的元素。
疲憊一天,照理應該早早入睡,但是我把孩子集合起來,準備晚上的心靈課程。
我把孩子一一帶到林道,每段距離就放一個孩子,在黑夜杳無人煙的山裡,我們要讓孩子獨處,獨處會讓孩子開始注意她自己和環境的關係。

小女生畇蓁,第一次參加這活動。當他被放在林道時,雙腳一直顫抖。我們也考量孩子的心理壓力,因此,每隔一小段路就有一個大人駐足在附近,以免發生危險。
畇蓁是一個內向害羞的孩子,在學校裡很難注意到他的存在,他總是蜷縮在教室的一角,這次他來參加這活動,其實是陰錯陽差地報了名。
「救命!」畇蓁顫抖地說出這句話。
一位在附近的老師,聽到這句話時,緩緩的走到他旁邊
「不用害怕,老師在你旁邊。」
由於黑漆漆的森林,伸手不見五指,畇蓁害怕大家不理他,顫抖的希望援助,這時老師也走到身旁安慰。
畇蓁擦乾眼淚,老師陪他一起安靜守護。星子西移,當我從最遠處一一帶回孩子時,孩子們沒有一個人說話,安靜地跟隨我的後面,夜雖深,但孩子已經逐漸適應黑夜的狀態,一路上山羌的叫聲已變成孩子步行的協奏,沿路帶回的孩子,有人躺在地上看著星星,有人索性閉眼聆聽自然的聲籟。直到一群人回到火爐旁,慢慢的大家才從黑夜中甦醒。
就這樣一個小時的時間,孩子開始領略生命的美妙。
阿凱:「人在孤單時,總覺得很可怕,但只要放下心中一些想法,認真聽大自然的聲音,就會感覺到平靜。」
蟲蟲:「黑夜雖然蒙住了雙眼,卻打開了我們的感官」
阿成:「在這個深黑的森林裡,我獨自一個人在樹下,雖然很可怕,但我還是把心靜下來後,我閉上雙眼聽見鳥的腳步聲、鳥的叫聲,和他從我身邊走過去的感覺。我覺得當我靜下心時,就是跟大自然結合的開關。」
秉宬:「我聽到樹葉掉落的聲音,我也感覺到水路從我身旁走過。」
豆豆:「我是位在溪流旁,溪水聲音很大,後來聽到最後才知道原來水流也有高低起伏的節奏。」
隔天,畇蓁起的特別早。經過一夜的震撼與沉思,他臉上顯得有點疲憊,但聽到昨夜黃鼠狼與白鼻心來光顧我們的廚房,又顯得格外興奮。
昨天畇蓁是鳥類調查組的成員,今天換到他要去植物樣區調查。
有別於第一天的生澀,小組到第三天以後,感覺特別一容易上手。原先看起漫不經心的五年級阿生,彷彿大夢初醒一般,在辨別植物特徵時,他很快地找到不同處。
「葉背不同色、葉尖很長、葉緣平滑。」阿生在比對各種葉子種類時,自己找出分類的標準。同時孩指導其他的學長姐。
而畇蓁,面對老師給他的功課,一棵直徑90公分的喬木,如何知道葉子的特徵。當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時,只看到畇蓁躺在地上,用65倍的相機往上拍,俐落的身手,像是長久沁身於調查中;即使要爬到樹上去觀察樹洞內的狀況,他也毫不猶豫地往上爬。我知道昨日的震撼似乎已為他開啟一道門,儘管他還是不清楚,但從他眼中散發的自信,我知道他已經是自然之子。
儘管調查只有簡單幾個步驟,但已經沒有孩子會站在旁邊觀看,也沒有人會露出厭惡的表情,因為,在高大的森林中,孩子的心已被融化。
我不再失望,實際上,還看到有希望的未來。
當我從事自然資源保護與環境保護組織時,已經察覺孩子們與自然的脫節,甚至了解大自然缺失症狀帶給孩子與社會很大的威脅。
雖然知識很重要,但熱情才是讓孩子們長期奮鬥的動能。熱情才能激勵我們保護自然資產,讓孩子重新關注我們的土地和文化。
我知道台灣很多人把接近自然當作課餘後的活動,也鮮少有人會把生命特質當作追求真理與知識的基石,但我明白一個真正有效的學習,必須能創造孩子生命的「品質」,而不只是「知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