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這些年學校沒教的事


幾年前,我有一個小六的學生,在全民搶救阿朗壹古道時,跟著父親到屏東縣政府廣場守護,並且站上講台短講「如果我們連台灣最後一塊美麗的天然海岸都保留不下來,那我們拿甚麼留給後代子孫」
這句話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每次看到社會各種事件,我就想到這畫面。
不知道是不是台灣文化使然,台灣四百根深蒂固的畏山懼海思維,長輩交代山不能去,海不要靠進,溪不能游……
然而台灣四面環海、五分之三是山地,如果這些地方不能去,那我們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接近?
台灣的教育教我們知識,一套設計好的知識,早期的課程標準,直到近幾年發展出綱要,希望孩子擁有能力與素養。
然而學校該給孩子的知識與經驗,幾年下來我們給了嗎?在教室內:教的是知識,在教室外,教的也是知識。曾何幾時,我們可以交給孩子真正的生活技能。
知識與生活能力中間有段差距,必須靠真實情境來轉化,然而根據2014年教育部的調查,北部某一縣市的學生,一星期扣除下課時間,跟戶外接觸的時間只有30.5分鐘,而跟3C產品接觸高達1240分鐘之久,顯然我們的孩子已經跟是接疏離。而學校不斷的強化知識的結果,高壓力低興趣的已經腐蝕我們的下一代,孩子從課堂逃離,只因為沒有成就感。
於是乎,我們要求孩子要有成熟的公民素養,但素養不是讀書讀來的,是要在真實情境中具體實踐出來,口號、教條、校規是無法培養一個真正關心土地、具有成熟公民素養的國民。
那為什麼不教?為什麼不帶孩子去體驗參與這麼重要的議題?沒時間?考試又不考?那不能碰在種種原因下,基本的生活素養和公民素養,就如同台灣早期畏山懼海政策一樣,能夠遠離就遠離,最後都要等到孩子長大了,到了社會才開始培養。
美國知名環保作家瑞秋卡森曾說:「如果事實是種子 可在日後產生知識和智慧 那麼情感和感受就是孕育種子的沃土 而童年時光是準備土壤的階段」意思是中小學是人格特質定型的階段,這麼重要的時期,我們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他,以致於影響國家重要的文化涵養,在中小學階段沒有真正的去實踐,國家當然面臨重大紛爭時,無法呈現文化的深度。
因此,可不可以讓孩子去參與相關公民與環境議題?問題是,我們老師不會也不擅長掌握相關議題,當然就不可能培養出成熟的未來公民。
因此,這社會面臨的是教育失衡的問題,偏向智育,以致學生面對社會紛爭時,其判斷力、統整能力、溝通能力、領導能力等等,會欠缺經驗,目前大人也是如此,更何況第一次參與社會運動的孩子,要孩子不受到政治人物的主導,老師,你為什麼不教給孩子這些能力或素養呢?
成就孩子,不能只在學業成績上出類拔萃,這幾年的翻轉教育,似乎開啟了學校的活力,但這仍然在知識上打轉,不同的創新教學,就是讓你充分理解套裝知識。
美國學者加德納提出孩子有不同的特質,成就孩子要能夠讓孩子面對人、社會與環境不斷的互動下,可以看到孩子有學習的渴望、生活的信心、生命的喜悅、創新的勇氣、即興的美學、共好的智慧。
而這些成就元素,會隨著成熟度展現出自主能力,相對的學業成就也會提高(有實證研究),台灣這幾年出現很重要的斷層,那就是學習與生活失去連結。

沒有基本的生活的態度與公民素養,台灣會面臨土崩瓦解的社會撕裂,這是國力問題,只是大家不去注意,這裂痕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