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4日 星期日

一片落葉


在黑夜獨處時,我才聽到:原來枯葉落地時,是那麼大聲。

我喜歡帶孩子到自然中,尤其是與世隔絕的森林中。
當農曆年節氣氛越來越濃時,我啟動了一個新的計畫,帶孩子到玉山的楠溪永久樣區保育工作站進行研究。
會啟動這計畫,除了我們長期隔絕在自然外,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身處自然,也不知道怎麼觀察,甚至不知道如何跟自然相處。
曾經有一大份時間,我帶著孩子進入山裡,本來想像孩子在山裡會安靜,會自然而然的當起觀察家,然而幾次的實驗,發現有些孩子走進自然,卻緊緊的封鎖自己,走在林道,只顧聊天,到頭來卻抱怨,甚麼也沒看到,驀然才知道,這是典型的大自然缺失症。
也明瞭人不能自絕於自然,自然對孩提時代的印痕,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終身的特質。但台灣卻狠狠地刻劃出一條界線,從此人與自然有了距離,這距離讓人骨子裡永遠瞧不起這生界。
也是如此,我自不量力的想修補這層關係。因此從去年開始,我不僅想把孩子帶到山裡,更想要讓孩子知道如何跟自然做朋友,一輩子的朋友。
於是研究與探索,是我修補的重要針與線。而楠溪就是大地的彩衣。
因為有北東眼山的經驗,部分的孩子知道這課程的有趣性:不僅可以在林道邂逅野生動物,基礎的研究可以讓他們不斷發現新事物,就像一轉彎就可以看到黑熊出現般的興奮。
一早,師生在林笈克老師的協助下,我們辦好手續,進入林道。
這早期為了伐林所興築的林道,現在反而變成保林、防火和研究的路徑。一行人在顛頗的路面上前進,沒有人抱怨,反而個個現出神采,早在入山的前段,山羌的路過,已引起眾人的歡呼,為這課程揭開序幕。
到了工作站,我們再度跟同學上課,除了調查研究方法之外,更重要的大家討論出研究發問、沉穩冷靜、團隊合作三個精神,作為這次活動的重要主軸。
夜裡,總是讓人害怕。但孩子就是有辦法適應黑夜。在一個沒有任何燈光的山屋。
習慣的我們會把鐵桶拿出來,大家圍坐在一起,一方面取暖,一方面分組討論白天的工作。
對於伸手可掬的星星,孩子顯然對聲音來得有興趣。此起彼落的山羌、山羊與水鹿的叫聲,偶爾傳來幾聲褐林鴞的低鳴,攪得孩子內心難耐,但我知道在第一個夜晚,我必須限制孩子往外,因為,沒有蓄積更多探索方法與能量,將會產生負效果,這早在出發前就已討論好的事情。
孩子在寒風中起床,但早有一些人已經在附近拍照。今天會開始有樣區植物調查課程和鳥類研究調查課程。因此,大家必須準備好工具,依約前往樣區做調查。植物調查會選在2000公尺的樣區,學生拉出10mX10m的樣區,從調查中發現問題,並且找一棵樹去形容特徵。這樣的課程基本上是大學的課程之一,但對於中小學生來說,並不會顯得太難,主要的目的並不是去談分類學知識,而是找出特徵和問題中找出方法。
這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在調查中建立互助合作的模式,同時必須不斷思考的條件下,必須培養出冷靜與沉穩的特質。這特質也就是人行於自然中重要的元素。
疲憊一天,照理應該早早入睡,但是我把孩子集合起來,準備晚上的心靈課程。
我把孩子一一帶到林道,每段距離就放一個孩子,在黑夜杳無人煙的山裡,我們要讓孩子獨處,獨處會讓孩子開始注意她自己和環境的關係。

小女生畇蓁,第一次參加這活動。當他被放在林道時,雙腳一直顫抖。我們也考量孩子的心理壓力,因此,每隔一小段路就有一個大人駐足在附近,以免發生危險。
畇蓁是一個內向害羞的孩子,在學校裡很難注意到他的存在,他總是蜷縮在教室的一角,這次他來參加這活動,其實是陰錯陽差地報了名。
「救命!」畇蓁顫抖地說出這句話。
一位在附近的老師,聽到這句話時,緩緩的走到他旁邊
「不用害怕,老師在你旁邊。」
由於黑漆漆的森林,伸手不見五指,畇蓁害怕大家不理他,顫抖的希望援助,這時老師也走到身旁安慰。
畇蓁擦乾眼淚,老師陪他一起安靜守護。星子西移,當我從最遠處一一帶回孩子時,孩子們沒有一個人說話,安靜地跟隨我的後面,夜雖深,但孩子已經逐漸適應黑夜的狀態,一路上山羌的叫聲已變成孩子步行的協奏,沿路帶回的孩子,有人躺在地上看著星星,有人索性閉眼聆聽自然的聲籟。直到一群人回到火爐旁,慢慢的大家才從黑夜中甦醒。
就這樣一個小時的時間,孩子開始領略生命的美妙。
阿凱:「人在孤單時,總覺得很可怕,但只要放下心中一些想法,認真聽大自然的聲音,就會感覺到平靜。」
蟲蟲:「黑夜雖然蒙住了雙眼,卻打開了我們的感官」
阿成:「在這個深黑的森林裡,我獨自一個人在樹下,雖然很可怕,但我還是把心靜下來後,我閉上雙眼聽見鳥的腳步聲、鳥的叫聲,和他從我身邊走過去的感覺。我覺得當我靜下心時,就是跟大自然結合的開關。」
秉宬:「我聽到樹葉掉落的聲音,我也感覺到水路從我身旁走過。」
豆豆:「我是位在溪流旁,溪水聲音很大,後來聽到最後才知道原來水流也有高低起伏的節奏。」
隔天,畇蓁起的特別早。經過一夜的震撼與沉思,他臉上顯得有點疲憊,但聽到昨夜黃鼠狼與白鼻心來光顧我們的廚房,又顯得格外興奮。
昨天畇蓁是鳥類調查組的成員,今天換到他要去植物樣區調查。
有別於第一天的生澀,小組到第三天以後,感覺特別一容易上手。原先看起漫不經心的五年級阿生,彷彿大夢初醒一般,在辨別植物特徵時,他很快地找到不同處。
「葉背不同色、葉尖很長、葉緣平滑。」阿生在比對各種葉子種類時,自己找出分類的標準。同時孩指導其他的學長姐。
而畇蓁,面對老師給他的功課,一棵直徑90公分的喬木,如何知道葉子的特徵。當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時,只看到畇蓁躺在地上,用65倍的相機往上拍,俐落的身手,像是長久沁身於調查中;即使要爬到樹上去觀察樹洞內的狀況,他也毫不猶豫地往上爬。我知道昨日的震撼似乎已為他開啟一道門,儘管他還是不清楚,但從他眼中散發的自信,我知道他已經是自然之子。
儘管調查只有簡單幾個步驟,但已經沒有孩子會站在旁邊觀看,也沒有人會露出厭惡的表情,因為,在高大的森林中,孩子的心已被融化。
我不再失望,實際上,還看到有希望的未來。
當我從事自然資源保護與環境保護組織時,已經察覺孩子們與自然的脫節,甚至了解大自然缺失症狀帶給孩子與社會很大的威脅。
雖然知識很重要,但熱情才是讓孩子們長期奮鬥的動能。熱情才能激勵我們保護自然資產,讓孩子重新關注我們的土地和文化。
我知道台灣很多人把接近自然當作課餘後的活動,也鮮少有人會把生命特質當作追求真理與知識的基石,但我明白一個真正有效的學習,必須能創造孩子生命的「品質」,而不只是「知識成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