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大草嶺地區蛙類資源介紹


文/陳清圳

大草嶺地區位在雲林縣的東側,其組成包含石壁、草嶺、樟湖、華山(華南)等,海拔從200公尺到1700公尺,境內有兩大河系,包含濁水溪上游之清水溪和北港溪上游之大湖口溪。

區域內兩棲類組成共計五科22種,約佔全台種數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溪流、山澗、水塘、樹洞、人工容器內,隨著海拔高度和季節變化蛙種組成上略有不同,但隨著人為開發和干擾,目前已急遽減少當中。

本區歷經九二一大震後,目前積極重建,而該區豐富的蛙類資源,有助於重建後經濟型態的改變,此區每年從事旅遊活動的人口數約175萬人次,若以生態旅遊方式帶動社區經營型態,在文化、保育和經濟上較符合永續發展的願景。唯需注意生態旅遊帶來之環境衝擊,此賴有效之環境監測與評估。

壹、環境介紹

雲林縣地理形勢,係東高西低。東部山地與丘陵起伏,中間地帶為河谷地帶與河川沖積扇平原,西部則為平直的海岸。東端的古坑鄉轄境內以草嶺、石壁地勢最高,海拔1752公尺,由此向西傾斜,至外湖、樟湖一帶,海拔下降到1000公尺左右,再向西則進入華山、梅山地區之斗六丘陵帶,平均海拔200-300公尺,自此越過斗六丘陵後,進入沖積扇平原。綜觀整個大草嶺地區(石壁、草嶺、樟湖、桂林、華山等),其輪廓為東西狹長,呈現不規則的梯型,其間清水溪和北港溪上游流貫整區,峽谷蜿蜒,溪流潺潺,加上夏季雨量豐沛(3-9月),遂孕育出豐沛的蛙類資源。

大草嶺地區的兩棲類分布,隨著海拔高度蛙種組成有顯著的差異,在2000--2004年間調查中發現(表一),蛙種數在組成上以海拔700公尺以下的華山、桂林地區數量最多,共計五科20種;海拔高度900公尺以上的草嶺和石壁地區,共有三科13種。其中狹口蛙科未曾在石壁地區發現;而金線蛙只分部在草嶺村一帶。

貳、兩棲類介紹

一、何謂兩棲類

兩棲類類是一群可以生活在陸域和水域的動物,包含常見的青蛙和蟾蜍。其生活史必須經過完全的水生蝌蚪期,利用鰓呼吸;經過變態後,成體大多能適應陸地生活,改用肺呼吸。
大多數的兩棲類皮膚光滑,無麟片和角質層,其通透性良好,故兩棲類可以靠皮膚呼吸,但因防水效果不佳,體內水分容易蒸散,因此無法長期遠離水域生活。但因為兩棲類會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膚濕潤,所以在陸域上活動時不至於乾死。
而上述這些條件限制兩棲類其活動範圍,因此我們在大草嶺地區的溪流、溝渠、水塘、人工容器、樹洞、雨後暫時性水域等都容易看到兩棲類的身影。

二、兩棲類的分類

兩棲類的分類地位為動物界、脊椎動物門、兩生綱。兩棲類的分類,最常見的就是成體有腳但是沒有尾巴的青蛙,稱為無尾目。另外,還有外型像蜥蜴但皮膚光滑的有尾目,以及有尾巴卻沒有腳像蚯蚓的無足目。
在演化的過程中,它們不斷地推陳出新,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直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命名的兩棲類動物約有4,000多種,除了南極洲之外,各大洲都有分佈。有尾目的蠑螈,大約有三百五十餘種,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的溫帶及亞熱帶的地區。無足類僅約一百六十多種,主要分佈於熱帶地區。

三、台灣兩棲類的種類

臺灣因地處北半球,氣候溫和潮濕,再加本島上山巒起伏,溪水潺潺,所以很適合兩棲類動物的棲息。若從本島過去的地質年代來看,它曾經和中國大陸和部分的琉球群島相連,或者是十分地接近。所以今日島上的兩棲類動物的血緣關係,自然與大陸臨海地區兩棲類動物最為密切,其次則為琉球群島。這種動物相的來源,也充分表現島嶼生態系的特質。

(一)有尾目兩棲類

有尾目兩棲類,就是體型長得像蜥蜴的山椒魚,只是皮膚較為濕滑。山椒魚是生活在高海拔山區的珍貴兩棲類,目前已經被發現的有臺灣山椒魚和楚南氏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三種,數量十分稀少,根據文獻記載,台灣是全世界山椒魚最南端的分布界限。
山椒魚的祖先早在數十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台灣,後來地球溫度逐漸升高,冰河慢慢消退,山椒魚因此就被迫留在台灣,由於山椒魚屬於溫帶物種,因此選擇在海拔兩千公尺以上的高山生存下來了,並且住在較冷的溪流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平地無法看到牠的原因了。

(二)無尾目兩棲類

棲息在台灣的另外一類兩棲家族,是我們熟悉的無尾目,也是在野外常常見到的青蛙或是蟾蜍等,這些數量眾多的兩棲家族成員,因為體型和習性的差異,我們又可以將牠們分為五大類:
1.蟾蜍科:
本科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全世界約有25屬350多種,台灣有一屬兩種。 黑眶蟾蜍廣泛分布在台灣全島較低海拔地區,相對的盤古蟾蜍雖然也是全島廣泛分布,但是海拔高度比黑眶蟾蜍較高。
2.樹蟾科:
又稱為雨蛙科,主要分布於美洲、澳洲及歐亞大陸的溫帶地區。約有37屬630餘種,台灣僅有一屬一種。樹蟾科的胸骨及脊椎骨結構和蟾蜍科一樣,親緣關係可能比較近。不過樹蟾是樹棲性種類,其指(趾)端擴大成吸盤,並且有間介軟骨,結構上和樹蛙科類似,是適應樹棲生活的趨同演化結果。台灣的中國樹蟾主要分布在低海拔至平地區域,體型約3cm,棲息在墾地、灌叢、闊葉林和森林邊緣。
3. 狹口蛙科:
又稱為姬蛙科,體型一般都比較小。廣泛分布在各洲的溫帶及熱帶地區,除了南極及澳洲的大部分地區。共計有61屬280餘種,台灣有二屬五種。狹口蛙科的蝌蚪出水孔單一位於腹部下方中央,沒有喙也沒有角質齒,和其他蛙類不同,是一種特化的型式。 在台灣有小雨蛙、巴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花狹口蛙等5種,除了小雨蛙之外,其餘4種分布都很狹隘。
4. 赤蛙科:
除了澳洲及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全世界各地都有赤蛙科的蹤跡。約有47屬677種,台灣有一屬十三種。
5.樹蛙科:
主要分布於非洲及亞洲熱帶地區,故又稱為舊大陸樹蛙。共有10屬190多種 ,台灣有四屬十種。樹蛙科是樹棲性種類,指(趾)端擴大成吸盤,吸盤內有Y字形軟骨,最末兩節間並有間介軟骨以利在樹上攀爬。

四、大草嶺地區蛙類的分布狀況

(一)石壁地區
石壁地區為雲林縣轄域海拔最高處,海拔1300­—1700公尺。其環境組成包含原始林區、破壞後次生演替區、竹林區、作物區等,此區的兩棲類主要分布在樹林、溪流、山澗以及茶園的人工容器內,雨季蛙種組成主要有莫氏樹蛙、面天樹蛙、艾氏樹蛙、褐樹蛙、斯文豪氏赤蛙、盤古蟾蜍、拉都希氏赤蛙等,乾季溪流則以梭德氏赤蛙為主。
(二)草嶺地區
草嶺地區包含清水溪、本村等,環境組成包含崩塌地植群、溼地植群、人工純林、果樹及聚落等。此區的兩棲類此區的兩棲類主要分布在樹林、溪流、山澗以及水塘、人工容器、耕地內,在雨季出現的蛙種有小雨蛙、黑蒙西式小雨蛙、莫氏樹蛙、面天樹蛙、艾氏樹蛙、褐樹蛙、日本樹蛙、古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虎皮蛙、澤蛙、金線蛙、盤古蟾蜍等,乾季則是梭德氏赤蛙、盤古蟾蜍等。
(三)樟湖地區
環境組成包含殘存原始林、破壞後次生演替區、竹林區、作物區、聚落等,此區的兩棲類此區的兩棲類主要分布在樹林、溪流、山澗、人工容器、耕地內,在雨季出現的蛙種有小雨蛙、黑蒙西式小雨蛙、面天樹蛙、艾氏樹蛙、褐樹蛙、日本樹蛙、白頜樹蛙、古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澤蛙、盤古蟾蜍等,乾季則是梭德氏赤蛙、盤古蟾蜍、莫氏樹蛙等。
(四)華山地區
此區環境組成主要為破壞後次生演替區、竹林區、作物區、聚落等,此地的兩棲類此區的兩棲類主要分布在溪流、山澗、人工容器、耕地內,在雨季出現的蛙種有小雨蛙、黑蒙西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中國樹蟾、面天樹蛙、艾氏樹蛙、褐樹蛙、日本樹蛙、白頜樹蛙、古氏赤蛙、貢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澤蛙、盤古蟾蜍、黑眶蟾蜍等,乾季則是梭德氏赤蛙、盤古蟾蜍、莫氏樹蛙等。
(五)桂林地區
環境組成主要為破壞後次生演替區、竹林區、作物區、聚落等,其中果樹和茶園是作物的大宗。此區的兩棲類此區的兩棲類主要分布在溪流、山澗、人工容器、耕地內,在雨季出現的蛙種有小雨蛙、黑蒙西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中國樹蟾、面天樹蛙、艾氏樹蛙、褐樹蛙、日本樹蛙、白頜樹蛙、古氏赤蛙、貢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澤蛙、盤古蟾蜍、黑眶蟾蜍等,乾季則是梭德氏赤蛙、盤古蟾蜍、莫氏樹蛙等。

参、兩棲類和人類

兩棲類對人類而言幾乎是有益而無害,早期大型蛙類是人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今日已進入科技的時代,蛙類已從早期食用的功能轉化為研究的功能,包含生物及醫療上的研究,提供大量的研究材料。

兩棲類在生態系上是扮演次級消費者的角色,可以控制昆蟲的數量;除此之外,近期的研究中也發現,兩棲類可以減低CO2的產量,進而減低溫室效應。

兩棲類也是環境的指標物種。因為其卵無卵殼,加上皮膚無角質層,因此對環境的污染及變化相當敏感,例如:紫外線增加、化學污染、酸雨的增加都會使兩棲類面臨死亡或畸形率提高,而最近幾年由於氣候變遷,間接使兩棲類族群和數量急遽下降。

台灣是全世界擁有單位面積兩棲類分布密度最高國家之一,然而由於台灣保育觀念低落,兩棲類生存已面臨到嚴峻的考驗。棲息地的破壞對兩棲類的威脅最大,山區的開發與濫墾、溪流的整治與水泥化、農藥的噴灑、水質的汙染、溼地的消失、人類的捕食、外來種的入侵、道路的開挖都使原先普遍的兩棲類變成稀有種。例如:台北赤蛙以前是泛島性分布,現在目前只分布在幾個狹隘的區域,這種情形在台灣三十一種蛙類中,都面臨或多或少的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縱合一些學者所調查兩棲類所面臨的危機有:

1. 棲地碎裂化。
2. 棲地污染。
3. 開發造成棲地破壞。
4. 耕作型態改變。
5. 人類捕食。
6. 氣候變遷影響。

其中前五項是跟人類息息相關,因此若是從復育的角度來說,只要營造或恢復適合兩棲類生存的環境,相對的人類的環境品質也會或的改善。因此人類此刻更必須積極重視李槍類的生存,因為今日蛙類,明日人類。

肆、以生態旅遊的方式進行賞蛙活動

台灣近幾年來,旅遊發展偏向主題式、深度式、體驗式及觀懷環境之型態。在雲林地區也因應旅遊型態的改變而朝向此一面向發展。但由於社會大眾對「生態旅遊」的定義並不了解,加上「生態旅遊」商業化的結果,必然導致大量遊客擁入,於是跟大眾旅遊(mass tourism)並無兩樣。究其原因包含生態學基礎不足、遊客環境意識未提升、使用及開發強度、環境承載量問題等(李明宗,1989)。

但什麼是生態旅遊呢?生態旅遊是相對於大眾旅遊的一種自然取向(nature -based)的觀光旅遊概念,並被認為是一種兼顧自然保育與遊憩發展目的的活動。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們可以認為生態旅遊是旅遊形式的一種,他主要建基在當地的自然、歷史以及文化上,生態旅遊者以參與、欣賞和培養環境敏感度和旅遊地產生互動,並透過實際地消費、付費方式對當地的自然保育和住民做出實際的貢獻(王鑫,2000)。

回顧台灣觀光策略發展與旅遊型態,我們可以輕易的發現許多人的價值取向停留在「物質化」的遊憩方式。也就是一直使用自然資源,一直銷耗自然資源,無法提升到尊重自然、欣賞自然的層次。過往以來,由於人類思考模式未能改變,以「人類中心」的思考模式仍是主流,在無法提升至「生態中心」的思維模式時,仍然可以看到山林內卡拉OK盛行、極端的要求奢華、飲食取代自然內涵等種種憾事。也因此要落實生態旅遊時最重要的是幫助民眾真正了解環境倫理與生態旅遊的真諦,並從自身做起。所以推廣生態旅遊是在改善大眾的旅遊行為。然而改變行為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也不是單一旅遊點所能改變,而是串起全面性的旅遊型態,從長時間的學習和關懷開始,不斷的透過每一次「事件」,提供給民眾環境倫理觀念,轉而對自然環境的認知與價值的取向,終而能改變其行為,這才是生態旅遊所付於的任務。

生態旅遊是一種人與自然互動產生的行為模式,這個互動方式會受人類對自然環境態度的影響,而人類的態度又受價值取向的制約和規範(Cohen,1978)。生態旅遊的實施本身在計畫與執行上就是個困難,加上大家對於生態旅遊的歧異看法,因此在推行上必須格外的謹慎與小心。基於此,在推行之初我們必須思索為了滿足社區經濟而犧牲其他生物;或者有兼顧物種保育又使經濟遊憩同時並存的方式。從如此反省與覺知,才能避免躁進引起的環境衝擊。

生態旅遊推行有一定的限制,以地點而言大草嶺地區非常合適,加上當地附近又是兩棲類密集區之一,因此規劃得宜可以帶來人潮。但是生態旅遊如果不能掌握棲地負載力特性,衝擊可能無法評估。朱芝緯(2000)認為衝擊包含三層面:環境面、經濟面、文化面。為了避免衝擊產生的損失,從事生態旅遊必須訂定生態旅遊守則,生態旅遊的內容應包含行前計畫、導引計畫、監測計畫、管理計畫等。以目前狀況可以在每一個區域或住宿地點內設簡易解說涼亭,透過看版解說以了解遊客的態度,若是沒有意願可以當場解說及販賣物品即可,這樣可以避免遊客態度不良引起不必要的傷害;若是態度良善可以繼續深入,這時候就是生態旅遊介入的好時機。透過運載系統帶入活動中心,進行行前解說教育,然後在前往棲息地實地感受及解說,解說後可以贈送相關附加產品。如此重重關卡只要是帶來旅遊品質,同時也可兼顧環境品質。在管理上,一個兩棲類重要聚集點不宜進入太多人,人數掌控每次以不超過十個人為主,主要是講解的接收度和棲地內避免過度干擾。推行之後必須定期監控環境容忍度,所以定期調查區域內物種的數量及兩棲類的族群變動是必要的工作。

另外,根據王鑫(2000)所提出的生態旅遊融入戶外教學也是可行的方向,因為戶外教學本身即是具有教育意義,透過教學系統更能控制教學對象達成所要目標。

綜合上述,在評估可行性上,具備以下條件時,大草嶺地區可以發展生態旅遊

第一,社區居民普遍具有環境倫理的認知。
第二,解說居民通過解說義工培訓及認證。
第三,能訂出管理及營運計畫。
第四,能控制遊客的人數,並透過多重解說關卡,以控制遊客品質。
第五,能定期做環境監測,並適度的改善棲地狀況。
第六,能熟悉兩棲類的生態背景,並主動巡守或保護該物種。
第七,能主動棲地作為保育研究用途。

若能根據以上要件執行,可以將負面的影響降到最低。

伍、結語

大草嶺地區歷經多次大震,在日後的重建上,必須注意該區的環境特性與經營方式,傳統的耕作型態必須逐漸調整,轉為觀光保育並重的經營方式,但發展生態觀光必須充分掌握該地自然資源,並且投入保育與復育的工作,以尊重土地的心用心經營,並將經營過程細緻形成該地文化。而本區兩棲類之資源可以透過棲地的維護、復育,並使用生態旅遊的方式讓當地民眾從參與到覺知自然資源是地方的公共財,而此公共財必須建立在物種的永續生存基礎上,讓棲地維持多樣性,並適時做好環境監控,以達成經濟、文化、保育三者並存的永續願景。

陸、參考文獻

1.王鑫,2000。生態旅遊與永續旅遊。進入生態旅遊的世界。中華民國生態旅遊協會出版。
2.朱芝緯,2000。永續性生態旅遊遊客守則之研究。台灣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李明宗,1989。觀光遊憩對實質環境的影響。冶園,第九期,37-40頁。
4.Cohen,E. 1978.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5: P.215-237.
5.Lack,D.1968.Ecological adaptations for breeding in birds. Chapman and Hall,London.
6.Lariviere,S. and F.Messier,1997。Seasonal and daily activity patterns of striped skunks(Mephitis mephitis)in the Canadian prairies.J.Zool.(Lond.)243:255-262.
7.Walter , H. 1979. Vegetation of the Earth and ecological systems of the geobiosphere (2nd ed.) Springer-Verla. N.Y.,U.S.A.

沒有留言: